在看完該篇報導時,Migo心裡只有兩個字,「奇蹟」
但不可否認的,這確實是發生在這個社會上
以上影片轉載至蘋果日報新聞,點我看新聞
(由於Migo並非專業醫護人員,如在疾病解說方面有誤,歡迎留言或來信告知)
相信有些人對脊椎相關的疾病並不陌生,甚至有些人也深受其擾(比如說Migo)
在台灣,每年約有10萬人因退化性脊椎問題需接受治療。
65歲以上女性5人之中可能就有1人發生過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骨折,而男性大約8人之中就有1人
又比如我們常聽到的腰椎間盤突出
好發於20-40歲之間的成年人,男女比例為10:1,特別以青壯年男性、使用體力勞動者居多
腰部椎間盤突出近年來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,主因是病患大多坐姿或站姿不良所引起。
其他還有脊椎滑脫症、椎管狹窄等等
這些脊椎相關疾病,輕則會造成手麻腳麻肩頸酸,重則大小便失禁、癱瘓等等
因為脊椎就是俗稱的龍骨,而內部就是脊髓,傳送腦與外周之間的神經信息,而相關的疾病,就是壓迫到神經造成的
可是在我們的認知中,開刀的過程,如果一個不小心,可能會有癱瘓的風險產生
所以大多數的想法都是,能不開刀就不開刀。
不過有時候,能越早開刀治療,得到的效果越好
甚至到了非開不可的地步時,不動刀就會癱瘓,那你會希望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動這個手術?
是由醫生親自操刀,幫你做相關手術?還是由醫生操作電腦,讓機械來完成手術呢?
這是Migo前些天去高醫時,看到的雷納生手臂的介紹看板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雷納生脊椎機械手臂的2個重點呢?
棈準度高,安全性98%以上
是的,沒錯,安全性高達98%,而且棈準度高,那這樣棒的醫療方式,適用在什麼樣的手術?
「雷納生脊椎機械手臂」可應用於優越於影像導航手術,包括:
- 胸椎到尾椎
- 開放手術
- 重置手術(失敗性手術後之輔助治療)
- 微創手術
- 脊椎畸形
- 椎間盤切除
- 減壓
- 脊椎融合術
- 人工骨水泥
然後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那則新聞,使用的就叫做雷納生機械手臂
今天的重點絕對不是要來幫雷納生機械手臂打廣告的,而是來打擊想要使用雷納生機械手臂治療的人
首生是大家最關心的費用部份,目前雷納生機械手臂是健保不給的
也就是要完全自費,使用一次要多少錢呢?
12萬
你沒看錯,就是12萬,這還只是雷納生機械手臂的使用費
還不包括其他如鋼釘等等的醫療材料,整個手術下來
20~30萬是跑不掉的,而且神經外科脊椎手術目前還沒有納入DRGs喔!
那您知道如果只靠所謂的手術險,可以賠多少嗎?
以某家的真安X手術險額度1000元來看,只能理賠到4萬
但若是購買實支實付,在限額內可以全額理賠
買保險當然是要將這種高額的醫藥費轉嫁給保險公司
但您花了大錢買終身手術險,卻發現他賠的比保費便宜的實支實付還少
您不會嘔嗎?
最後附上10/15日的蘋果日報新聞
話說Migo之後要去動手術,不知道在那之前能不能找到另一半呢?
好文連結